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俱乐部资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发布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发布

更新时间:2023-07-27 13:47:47  

中国数字经济之父宏皓发布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第一  发达国家经济面临70年之痒
一,当前全球经济遇到的问题
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2月27日凌晨,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1.9万亿美元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约12万亿人民币)。拜登如此大规模的货币大放水,目的是要打金融战,就是要先引发“全球通胀”加息让全球经济萎缩,来收割全球财富。
首先,美国吹大全球资产泡沫怎么割韭菜。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尽管美国经济下行,但美国股市却一路高歌。道指不停地刷新纪录。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股票涨势最猛。比特币更是疯狂,从8000美元涨到5万多美元。美国的金融机构在疯狂炒高美国的科技股和新能源汽车股获得暴利,然后在高位再来做空获利,收割投资者的韭菜。
其次,美国的金融机构鼓动美国政府货币大放水,在全球吹起所有资产泡沫,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比特币泡沫,大宗商品泡沫,然后高位套现后,再做空获利。
其三,美国制造全球通货膨胀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中国,针对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现在是全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所得有产品都能生产,而且生产能力还非常强大,美国的制造业没有能力与中国竞争,怎么办,美国就印钞票制造全球通货膨胀,把所有的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的价格炒高,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例如:铁矿石价上涨一两倍,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都给操纵铁矿石价格的美国金融机构打工。美国的金融机构炒高铜,铝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国的制造业都给美国的金融机构打工,美国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制造业很难赚钱,用提高原材料价格来搞垮中国的制造业。接着再高位做空大宗商品,让高位购买大宗商品的企业和机构赔钱。
其四, 美国通过印钞票搞出个世界大通胀,然后加息让全球经济需求下降,于是,未来几年肯定有风险承受力差的国家破产,世界经济就会出现动荡,于是美国就会乱中取胜,在混乱中掠夺世界各国的财富,例如:1997年美国制造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机构把东南亚国家几十年积累的财富都抢劫了,然后又在低位买入东南亚国家的各种资产。美国打金融战抢劫世界各国的财富,美国为什么这么干呢?
二,发达国家经济70年之痒
发达国家的经济70年之痒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发达国家旧的经济模式结束了,代表事件就是2008年美国暴发的金融风暴。
事情还要从互联网泡沫破灭说起。全球第一轮互联网危机发生在1995年至2001年期间,是一种典型的投机泡沫,美国人喜欢将其称之为泡沫。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人类文明进入了计算机革命时代。在此后的数年里,与电脑有关的行业实现了快速成长,1995年,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所开启的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激起了投资者的遐想。那时候,一批胆大的大学生不断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敢于冒险,而风险基金的参与,让一些网络公司如亚马逊、世通公司及雅虎公司开始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这些公司处在风险极高的创业期,大多数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但是在互联网公司,充满公关色彩的商业计划书的诱惑下,40多家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还是受到了追捧,“互联网概念股”投机热潮一下子在美欧,以及亚洲国家的股票市场迅速蹿红。
其实,当时陷入疯狂的不只是风险投资金和普通投资者,一些科技和商界精英也被互联网泡沫冲昏了头脑。英特尔公司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赶快跳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否则你将死无葬身之地。”当时还处于亏损状态的亚马逊更是义无反顾,其总裁杰夫·贝索斯当时称:根本没时间考虑所谓的“泡沫问题”,他觉得也没必要向市场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因为他还有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去做。“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互联网是以每年2300%的速度在增长,亚马逊也要以每年23倍的速度向外扩张。”
于是,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股市,抢购当时仅有的几十只互联网公司的股票。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1年间,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全球共有964亿美元风险投资进入互联网创业领域,其中80%(将近780亿美元)被投向了美国。在全部10755笔风险投资交易中,有7174笔来自美国。
当时美国的投资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1999年的时候,许多新上市的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网络挂钩。他们有的索性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com,有的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i或者e,以示公司是同网络有关的。这些公司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在那个时期,只要一个公司同网络挂上钩,不管这家公司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不管其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发行新股时也会被抢购一空。雅虎1998年总收入2.03亿美元,利润总额2500万美元。进入1999年后,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了波音公司。而1997年才公开上市的亚马逊,到1999年10月收入为3.56亿美元,但1998年底,其股票价格飙升了2300%。甚至像网景这样一个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两年,没挣过一分钱的公司,也居然站到了巨人微软的对面。一些人在比较雅虎和波音后,甚至还下了这样的结论:网络经济三年等于工业经济70年。
就这样,随着投资气氛逐渐走上狂热道路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更是高歌猛进、风光无限,特别是从1998年10月起,作为新经济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从1500点一路上扬、持续攀升,到2000年3月10日,纳指突破5000点大关,并创下5132点的历史最高纪录。然而,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的影响,互联网公司的劫难降临了,纳斯达克指数迅速从5000多点的高位,一路狂泻到1500点以下,超过5万亿美元的市值随之蒸发。
人们在寻求一夜暴富的刺激。凭借“新经济”在西方不败的心理因素影响,疯狂“烧钱”的举动无处不在,部分公司内部开销大手大脚,比如精心订制商业设施,为员工提供豪华假期等。支付给高管和员工的是股票期权而非现金,在公司IPO的时候马上就变成了千万富翁;而许多人又把他们的新财富投资到更多的网络公司上面。一时间,美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网络化的办公场所,以吸引互联网企业家,纷纷谋求成为“下一个硅谷”。投资远远超过了其预测的现金流,直到2001-2002年间才公开承认。由于IT产业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这迅速导致了依赖运营商合同的小公司的问题产生。
这次泡沫可谓大起大落。纳指的连续下挫,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得靠风险投资为生的新兴互联网业遭受灭顶之灾,但灾难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从2001年到2002年,互联网业的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许多通信企业股票下跌,盈利状况恶化,纷纷宣布裁员,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中,成为重灾区。
泡沫破了,许多年轻人的IPO梦想也破了。很多人对发行IPO产生了怀疑:是否一家没有能力证明营收模式或利润的公司,就不应当进行IPO?还是我们应当谴责投资人,不能把资金过度投入在互联网股票上,因为这些公司,只不过是一些给人们留下印象的烧钱机器而已。逐渐地,许多业内人士都对科技股IPO市场的低迷感到不满,认为互联网泡沫给变幻莫测的美国投资人留下了后遗症。由于投资人开始对互联网公司持怀疑态度,谷歌在2004年夏天进行IPO时,就采取了“荷兰式拍卖”这样有别于其他公司的发行方式(在荷兰式拍卖方式中,投资者需要在同谷歌IPO相关的银行开设账户,同时提交购买订单,订单上需要标明以何种价格购买多少股股票)。
到底是什么让红极一时的互联网经济从天堂跌至地狱?有人说:“都是资本惹的祸!”然而,深入一步反思后发现:资本在泡沫的膨胀和破灭中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泡沫破裂的真正原因还在于互联网企业自身,而企业自身存在三大问题。
其一,以概念代替经营,错在“免费到永远”的模式。由于网络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而资本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因此互联网企业在股市中轻而易举地募到了大量资金,用概念代替了经营流行了起来。初期,互联网推行的免费服务很大程度上推广了互联网,而长期的免费使用又培养起用户“免费有理”的消费心理。但对一个长期生存发展的产业而言,永远免费的结果是企业倒闭。有道是:免费的早餐、免费的午餐,最终必然导致“最后的晚餐”。
其二,跟风投机盛行。“一哄而上”最能形容互联网初期的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这次网络泡沫危机是企业跟风炒作的结果。为了加以“借鉴”,人们把互联网最初“创造”的概念“借鉴”到自己身上,这样概念就转化成为一群人一窝蜂套用的模式。不管谁是第一个利用互联网赚钱的人,只要能用同一种模式产生利益,或者哪种模式能更容易融到资圈到钱,创业者就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尝试。
其三,恶性竞争导致产业链难以持续。从一般的经济规律分析,一个产业的兴盛需要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准确定位、合理分工,需要产业各方通过合作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互联网发展热潮中,这一规律没有得到遵循。在互联网大潮涌动之初,来自信息产业各个环节的力量迅速介入其中,聚集了人类经济史上罕见的人气,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遗憾的是,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网络、内容、软件等环节各自为政、竞相为王、胜者通吃。很多人把以“明黄”为标志色的网站,抬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内容为王”被神话,而提供信息服务所必需的运营业、制造业、集成商、内容提供商和用户间的纵向合作被忽略,造成产业链的严重断裂。而免费服务使得互联网企业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企业最终难以为继。产业链的严重断裂,使得整个产业难以实现盈利和良性循环,进入了不断烧钱的“死胡同”,网络泡沫最终破灭。
三,另一个危机
股市疯涨总是让金融学家忧心忡忡。然而,信息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卓越表现,却将以数学分析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拖入尴尬境地,使得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
在1995年到2000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从15倍提高到30倍,这种高科技领域的股价疯涨,最后让美联储也慌了手脚。泡沫破裂,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当时还在任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生怕美国在他的手上陷入衰退,便疯狂地制造流动性(不停地降息)从而引出了一个畸形的经济现象。2001-2011年,美联储连续13次减息,联邦基金利率接近零水平。美联储的降息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和信贷消费的发展,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然而,降息太多,随后的加息步伐又太慢,低利率刺激了抵押贷款和过度消费,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此外,毫无危机治理经验的美联储,并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央行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以至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极低的成本通过贷款得以购买房屋,从而引发了2008年次贷危机。更恐怖的是,美联储应对这次危机的政策,却为全球埋下了更多危机隐患。
接下来就暴发了欧债危机。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发达国家旧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束了。人类经济发展到现在,随着过去旧的经济模式结束,人类社会需要新的经济模式。从2008年至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没有找到新经济模式,而是采取持续印钞票来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美国大量印钞票带来的结果是全球经就是的持续低增长高通胀。

第二,美国向全球转嫁经济危机
美国利用其在全球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一轮轮货币政策周期,辅以激化地区矛盾造成经济动荡,向全球转嫁经济危机,如“吸血鬼”一般肆无忌惮地在全球收割财富。
一,“消费力”比不上印度,4亿房奴正在“破坏”经济
我国现在有至少4亿人在贷款买房,房贷的总金额高达34万亿。他们基本在二三十岁,还贷款的时间会持续十几年或者二十年。
这一期间,他们的经济将会被房贷束缚住,为了能早日脱掉“房奴”帽子,他们每天辛勤工作、不敢辞职、不敢生病,更不敢有多余的享受型消费,害怕自己有一天供不上房贷。这4亿房奴正在“破坏”我国经济发展,导致我国“消费力”还不如印度。
高房价国民消费能力下降,在这两年特别明显。疫情断断续续两三年,即使收入再高,也经不起买房这个巨大开支,很多人表示,一旦买房,其他方面都不敢花钱了,连孩子都不敢生了。
二,美元霸权体系还能支撑多久?
去美元化在国际上已经喊出了至少有50年了,最早从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就有人提出去美元化。随着近年来美国不断地挥舞经济金融制裁大棒,去美元化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但是事实上,50年来全球经济去美元化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这一次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发生以后,多个国家采取了一些举措,使得去美元化有显著加速的趋势。其中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正在通过各自的努力冲击美元霸权。
三,全球需求萎缩时代如何应对
面对全球旧的经济模式结束和需求的萎缩,我们如何应对呢?
人类只能向前发展,不会回到过去,人类最大的智慧是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创新升级是人类进步的主旋律。面对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经济难题,谁能创新升级,谁就会成为下一轮经济的主导者。当前人类经济升级的方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样的,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模式,所有的国家都在探索的过程中。目前,宏皓创建的数字化产业集群经济模式,将是未来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的新经济模式,通过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家财富增加几十倍,几百倍。形利益共同体,打造成行业品牌金字塔,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跟着宏皓一起通过打造各行各业数字化产业集群,进行创新升级,应对未来十年的全球经济低增长的时代。

第三  数字化济时代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案例:IBM的转型升级  
老沃森在1924年创立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老沃森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开发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制表机。在之后的20几年里,制表机成为IBM成功的关键业务。
1940年,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前夕,销售额和利润分别为4360万美元和3990万美元。
1956年,小沃森继任时,销售额已经猛增至8.92亿美元,利润为8700万美元,员工数为7万多名,IBM成为真正的大企业。
1949年老沃森的长子—小沃森担任IBM执行副总裁,成为IBM的第二把手,并在1956年接替老沃森出任CEO。
1950年,小沃森任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沃利·麦克道尔为研究主管,并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4000余名青年工程师和技师,组成了最强大的研发阵容,为IBM的转型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小沃森聘请了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建立工厂,训练工人,全力向大型机进发。
1953年4月7日,IBM发布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IBM701,以“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首的150位嘉宾光临揭幕仪式,称赞这台电脑是“对人类极端智慧的贡献”,IBM风光无限。同年8月,IBM发布了应用与会计行业的IBM702计算机,销售14台。之后的IBM704, 705销售额更是达到250多台,IBM在大型机市场占得先机。
当大批追随者在大型机市场上竞争时,小沃森和IBM又一次显示出了卓越的远见。1954年,IBM开发的中型商用机器650以极高的性价比再一次赢得了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000台以上。到1956年,小沃森正式接手的时候,IBM已经占据了70%的电脑市场。雷明顿·兰德公司的电脑只能在IBM的进攻下苟延残喘。美国本土除了IBM只剩下7家小电脑公司,新闻传媒戏称美国电脑业是“IBM和七个小矮人”。
1961年,小沃森管理公司的第5年,IBM的销售额超过了22亿美元。
一、独孤求败:大型机之360时代
IBM在大型机时代的巅峰是在集成电路时代。小沃森的远见卓识和力排众议,造就了IBM历史上最成功机型IBM360的横空出世。IBM为此付出了50亿美元和长达5年研发时间的代价,但到1966年年底,已有8000台IBM360出厂,使IBM年收入超过40亿美元,税前纯利润高达10亿美元。
1964年,360推出,IBM销售额和利润分别为32.39亿美元和4.31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中跃居第9名。到了1970年,销售额和利润分别为75.04亿美元和10.18亿美元,在500强中排名第5位。然而,1970年年初,IBM的市值为415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的204亿美元。
小沃森对IBM,远远不止体现在大型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他还构筑了IBM沿用至今的主要业务范围:硬件、软件和服务。IBM最重要的存储业务和软件语言都起源于他的年代。
1952年IBM推出第一款磁带存储产品—IBM 726型磁带机。1956年IBM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磁盘存储系统。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磁盘存储系统以10种语言为参观者回答问题,大出风头。自此之后,磁盘技术便成为业界用于在线交易处理的基本存储介质。在2002年出售给日立之前,IBM一直在硬盘存储业务占据统治地位。
20世纪50年代中期,IBM的约翰.巴克斯及其研究小组开始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高阶语言,并在IBM704电脑上设计编译器软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级语言。IBM开始占据软件行业的话语权。软件业务搭配硬件业务,IBM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帝国。
1969年,在小沃森的改革下,IBM公司采纳新的营销政策,对大部分系统工程活动、将来的计算机程序和客户培训课程分别进行收费。IBM横跨硬件、软件和服务三大领域的业务结构初见雏形。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IBM在小沃森的领导下,驰骋于大型机市场,硬件、软件和服务一体化竞争,难逢敌手。
1971年,小沃森从IBM淡出,接替他的是克里。从1969年开始,美国政府对IBM发动了历史上耗时最长的反垄断案。一直到1982年,美国政府反托拉斯局才以“没有必要”为由撤销了诉讼。这个长达13年的诉讼还是给IBM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IBM为了应付政府诉讼疲于奔波的时候,正是几个重要对手诞生和成长的关键时刻。
英特尔:1968年7月18日创立。1974年4月1日,发布了第一款8位微处理芯片8080。12月,装配有8080芯片的计算机“牛郎星”被发明出来,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装有微处理机的计算机。
微软:1975年7月,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和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
苹果:1976年4月1日,乔布斯创立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计算机:Apple I。
甲骨文:1977年6月,由拉里·埃里森等人创立。
……
当时,这些公司并不起眼,然而,IBM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一个PC时代的到来。在那个时代,IBM赖以成名的优势一点点地被蚕食,并最终几乎导致了IBM的灭亡。
二、后发制人:前PC时代
开启PC时代的实际上是Intel的芯片,微软的Dos系统,苹果公司的两代PC的发布。IBM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PC时代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本身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地位使IBM坚信自己可以在PC时代后发制人,而事实上,IBM也确实做到了后发制人,只是,IBM猜中了故事的开端,却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尾。
IBM的PC注定要和一个人的名字永远连在一起:唐·埃斯特利奇。因为正是这个人打破了IBM原有的商业模式,在PC上走出了一条跟苹果公司不同的路,埃斯特利奇自己买了一台苹果机私下里研究,并把研究出来的关于苹果机的缺陷和技术人员交流。
埃斯特利奇和他手下的12人小组,俗称为“十三太保”,决定走和苹果不同的路,采取“开放”和“兼容’的架构。埃斯特利奇采取了Intel的微处理器,采取了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包括其他的外围设备、软驱等都是采用供应商最便宜的元件,IBM只做组装。销售呢,埃斯特利奇也历史性地交给IBM的经销商,打破了以往IBM业务代表做销售的规定。
IBM PC的轰动并没有让IBM和它的直接对手—苹果公司等太久。第一年PC部门就为IBM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收入。1983年初XT PC推出。当时的价格为5000美元,也疯狂畅销,使IBM一举占有企业PC市场的75%。 1984年,IBM PC的收入已达到40亿美元。1985年,IBM PC已经售出了100万台,PC事业部也成为年收入45亿美元,拥有上万员工的大部门。然而,这是IBM在PC市场上最后的狂欢。
埃斯特利奇采取的开放式架构在创造极大客户价值的同时,并没有让IBM内部其他部门得到价值,销售部门被经销商取代,IBM的零部件被外部更有成本优势的元件取代。即使是IBM PC的供货商也叫苦不迭,埃斯特利奇的强力杀价招致了供货商的怨声载道。
IBM盈利模式也开始发生了转变。由于IT技术的发展,硬件的贬值非常厉害,几乎没几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到后来的微处理器时代更是18个月换代一次。IBM以前的租赁方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1985年年初,埃斯特利奇明升暗降,离开了他最心爱的PC部门。同年8月,埃斯特利奇乘坐的飞机失事,“IBM PC之父”像一颗流星在创造璀璨之后很快陨落。
三、几近灭顶:后PC时代
时间:1985-1993年
1982年,IBM公开了IBM PC上,除(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之外的全部技术资料,从而形成了PC机的“开放标准”,使不同厂商的标准部件可以互换。在聚拢了大量板卡生产商和整机生产商的同时,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康柏等厂商对IBM PC业务竞争的局面。几年之内,全世界冒出了数百家生产IBM PC兼容机的公司,它们每年的总产量达到数千台,远远超过了IBM公司的产量。其中最大的对手就是康柏。1986年,康柏公司第一次领先于IBM推出386桌上型个人电脑。当年收入达5.039亿美元,创美国商业纪录,个人电脑销售达到500 000台,进入全球财富500强。
在感觉到背后脊梁骨发凉之后,IBM开始意识到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于是,做了三件愚蠢的事情,就是这三件事情,在此后的八年里,把IBM一步一步推向深渊。
第一件,在微处理器芯片上丧失先机。1985年10月,Intel推出16MHz 80386DX微处理器,IBM担心在芯片上长期受制于Intel,暗中研发微处理器芯片,对是否采用386芯片不置可否,却被康柏抢先一步发布386个人电脑,丧失先机。事实上,IBM在1983年和1984年购买了Intel20%的股份,并有权再购买10%,这项投资花了IBM近4亿美元。但IBM不但没有行使购买余下10%股份的权利,还在1986年和1987年抛掉了手上的Intel股份并套现6.25亿美元。虽然在账面上IBM看似占了便宜,但考虑到Intel后来的高速成长,对IBM的这一行为只能用一个成语形容:鼠目寸光。
第二件,在操作系统上,先是目光短浅,后是控制不力。在给第一代IBM PC提供操作系统的时候,比尔·盖茨用75 000美元买来磁盘操作系统(DOS),转手卖给了IBM。在卖给IBM的时候,盖茨用了一个很高明的收费方式:不是让IBM买断操作系统,而是从IBM的每台PC中收取小额的版权费。因此,到后来微软可以到处卖DOS,等IBM反应过来的时候,微软已经成长起来了。这个故事有另外一个版本:比尔·盖茨想把DOS卖断给IBM,但后者不接受。不管怎么样,总之IBM从此失去了对操作系统的控制。当然,IBM也不是等闲之辈,意识到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和微软合作开发微机的新的操作系统OS/2,希望可以控制这个重要的环节。可惜IBM遇上的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商业天才,盖茨又一次摆了IBM一刀:一方面明里和IBM合作开发OS/2,得到一些短期的利益,另一方面却暗地里加强开发独立的Windows系统。等到Windows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微软一脚把IBM踢开,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而IBM之后独立开发的OS/2一直处于微软的阴影之下,终于,在2005年,宣布完全放弃OS/2,承认在操作系统上的失败。
第三件事情就是彻底的错误了,是纯粹IBM自断前程。
IBM居然决定向其他兼容厂商收取技术专利费,这一招事实上和前面芯片的研究和对操作系统的研究是一脉相承的。IBM希望用自己的芯片取代Intel的80386,用自己的OS/2取代微软的DOS,最后用专利费达到控制整个PC产业的目的。想法是好的,但前面两招本身就没有走通,因此,IBM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到多少响应。这时候,IBM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做了一个足以让IBM抱憾终身的决定:1987年,IBM推出了所谓“微通道结构”(MCA)的总线新技术。虽然在多项技术指标都优于原有的ISA总线,但是,MCA却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不与原来的PC电脑使用的ISA总线兼容;第二,IBM为其注册了版权,其他兼容厂商若是采用则需要交纳高昂的版权费。这让很多厂商望而却步,因此,MCA的推广并不顺利,此后的市场占有率也很有限。
在同期,康柏等厂商却推出了ISA总线的兼容机,这成为此后仿造商的一致选择。1994年,康柏公司在全球PC机市场上投放483万台,第一次超过IBM的424万台,一举登上了PC电脑的王位,宣告了IBM在PC市场统治地位的结束。此后,IBM再也没有夺回在PC的王位。
所以说,IBM并非没有意识到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控制PC的两个关键制高点,但是在这两个战场,IBM都遇到了非常强劲的对手,特别是比尔·盖茨。
在PC时代,IBM以开放开始,打败了苹果,赢得了3/4的市场;以关闭开放大门为结束,用大型机的做法去做PC,终于,一步步丧失了PC的统治地位。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PC的技术发展,微处理器18个月更新换代一次,PC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慢慢地部分取代了大型机。也就是说,在失去PC控制权的同时,IBM原来优势的大型机市场正在一步步受到蚕食。而在PC市场节节败退之后,IBM再也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高端品牌,原先的高价风雨飘摇,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IBM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四、起死回生:郭士纳
1990年IBM盈利超过60亿美元,而1991年却一下子亏损近30亿美元,1992年亏损50亿美元,1993年亏损更高达80亿美元。3年累计亏损额达168亿美元,创美国企业史第二高亏损纪录。
1993年4月1日,郭士纳临危受命,成为IBM第7任CEO。郭士纳原来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总裁,在入主IBM之初,曾有人开他的玩笑说:他也是做(芯)片的,不过是土豆芯片。这句玩笑话后来却成为郭士纳传奇经历的经典注脚:他以一个IT门外汉的身份拯救了历史上最伟大的IT公司。
郭士纳的着手从内部的财务止血开始:把分给股东的年底分红减半;裁员3 .5万人,削减开支89亿美元,,这是继1992年裁员4.5万人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裁员;卖掉了很多非核心业务,充实企业现金流:如出售联邦系统,卖掉了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从1937年开始收藏的价值2500万美元的350件美术作品,以2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处于曼哈顿市中心第57大街的43层摩天大楼,还以480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556亩的综合建筑。
接着,郭士纳的手伸向了内部的部门精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信息技术系统节省了20亿美元,把155个数据中心削减为16个,还将31个固定的内部交流网络削减为1个。21个公司办公地点压缩为5个。同时,对其组织结构机制进行重大改革。通过使各分支单位成为利润中心而使组织结构分权化,发展出网状组织,进行层级缩减、组织扁平化,使每个成员都发挥专业能力。精简的同时是沟通方式的扁平化。沟通环节的减少,导致 IBM决策效率的提高。
同时,郭士纳砍掉了很多偏重于理论研究却没有商业效益的项目,要求研发必须和市场对接。一旦一个研究项目可以商业应用了,他就会把整个研究小组从研究部调到产品部门。IBM的研发费用因而从9%降低到6%,但是硬件开发的时间却由4年下降到16个月,有些项目时间还更短。为了弥补因此带来的长期风险,IBM加强了和大学合作,在几十所大学开展了科研合作或者是设立了奖学金。
在节流动作进行的初始,郭士纳的努力就得到了市场的回应,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IBM的业绩开始复苏,客户也开始对IBM的改变表示欢迎和支持。这意味着郭士纳开始在IBM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和话语的权威,他将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1997年,剥离打印机业务,退出与英特尔竞争的运算芯片问题。
1998年,IBM将全球网络业务(IGN)以40亿美元卖给了电报电话公司,同时IBM得到了电报电话公司100多个数据中心的10年运营业务,此项业务的金额也是40亿美元。IBM为电报电话公司管理数据中心,而电报电话AT&T为IBM提供通信网络服务。
2000年,IBM将网络设备全部卖给了思科。不仅是硬件设备,IBM还将2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也转让给了思科。此后,思科每生产一个相关设备都要支付 IBM相应的专利使用费。与此同时思科将系统集成与服务业务交给了IBM,成为IBM另一个外包服务的大客户。
2002年IBM与日立公司谈判,表示以20.5亿美元的价格向日立公司转让硬盘业务部门的资产。
2004年年末(这是发生在彭明盛时期),IBM将PC业务卖给联想集团,IBM则因此持有联想的股份。联想降低了收购的风险和当期资金成本,IBM则因此分享了联想PC业务的未来增长。
在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同时,IBM发展了定制化芯片的业务,今天在索尼、任天堂和微软游戏机里面运行的芯片都打着IBM的标签。IBM发展定制化芯片的理由也很充分,也是建立在网络计算的基本判断上:如果未来的世界被数以亿万计的计算设备—PC只是其中的一种接口——所占据,那么,无疑会产生对这些唯一的计算设备更具威力的定制化芯片的大量需求。智能化电视、游戏操纵台、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家用电器、汽车等,都将会是IBM定制化芯片的用武之地,而这是一片Intel还没有占据的市场。
有舍有取,IBM构筑了极具竞争力的硬件产品线。
IBM在服务器上已经形成了四大主要系列。
Z系列:Z系列是IBM的服务器的支柱产品,都是大型机,定位于大型计算机级别,主要面向不能容忍故障停机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大银行、经纪公司、电信服务提供商,以及拥有大型数据库而操作复杂的企业。
I系列:该系列服务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高集成、高分配,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和部门市场。
P系列:P系列服务器是(尤尼斯)和操作系统服务器产品线的根基,也是IBM服务器产品最为丰富的一个系列,既有可配置32路处理器的p690,也有中端和入门级产品,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市场。
X系列:这是基于服务器系列,服务干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管理员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并同时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
2008年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的收入从上年同期的130亿美元增到133亿美元,在全球前五大提供商中,按销售收入计算,IBM的服务器份额为29.4%,排名第一。
五、全面复兴
这仅仅是郭士纳改革IBM短暂过渡的第二步(第一步是管理上的休克疗法)。郭士纳的第三步就打赌未来IT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互联网时代。
郭士纳认为,PC的独立计算随着技术的发展将让位于网络计算,新的计算模型意味着网络中的主干计算机需要承担繁重的计算和海量信息处理工作。这不是PC可以胜任的.因此,信息技术产业将变成以服务为主导的产业。这将开启一个新的电子商务的时代。企业需要高质量的IT服务.
1995年,IBM首次发布了基于非IBM平台的DB2数据库系统。 IBM吹响了开放的第一声号角。    
1997年,DB2通用数据库第5版面世,这是业界第一个完全可升级的Web数据库管理系统,重要的是,它可以访问所有竞争对手数据库储存的数据,DB2通用数据库已具备了开放的精神和物质条件。
整合完内部软件部门,IBM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整合外部的软件资源。这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IBM的大量购并,完善了软件的产品线,完成在中间件的市场战略布局.
第二个阶段是对这些软件进行横向的初步整合,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产品线。IBM经过调研结果显示,欧洲的商业用户非单一采购的年采购总额已高达70亿美元,超过IT采购70%,美国市场这一比例是62%,日本51%,中国商用市场的非单一IT采购比例也达到了42%。 IBM开始为客户提供非单一化的软件采购。
第三个阶段是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IBM选择了12个行业作为重点投入资源的客户群,针对这12个行业市场,一共制定了62个行业性解决方案。同时,加强了与ISV(独立软件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合作。在软件集团不断成长的过程中,IBM渐渐完成了从硬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到软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ISV是直接面对客户的,IBM和他们联合组成了向客户销售的整体,为他们提供IBM的中间件产品,在为客户提供软件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IBM带动了在硬件方面的销售。IBM开始实现了在软件方面的集成。
六  全球整合:知识集成
时间:2003年至今  关键人物:彭明盛
IBM的服务从2002年收购专业著名会计公司普华永道的咨询部门引向深入。在此之前,IBM也有咨询项目,并且已经在金融行业有了巨大的优势,但并没有成为集团业务的战略重点。收购普华永道之后,IBM汽车、零售业,媒体和娱乐业也有了自己的专家。
随着IT行业的发展引向深入,服务的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并因此形成了所谓的SOA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概念简单而令人震撼。它的基本构想是,为了满足当前及计划中的业务需要,企业可以把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转变成一个个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像积木进行无限的排列组合,且可以快速部署。在应对需求变化时,企业只需要调整相应部分即可。
在SOA领域,IBM无疑拥有最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产品支持。目前,IBM拥有6700多名SOA开发人员,90 000多名SOA专业服务人员,69种SOA参考模型架构,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中间件、业务咨询、IT服务、调研,以及SOA优化设计的硬件。IBM的全球服务部门按照不同行业和不同专业为客户提供了面向电子商务的整套咨询服务。其中,IBM本身的硬件业务、软件业务和IBM多年积累起来对信息化的理解、对全球整合的经验都构成了IBM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
在以服务为主导的模式下,IBM的每个销售团队都最少拥有4个人: 一个销售人员,一个服务人员,一个软件人员,一个研究人员。IBM内称之为“四合一”。这个团队将全程跟踪客户的整个服务项目过程,随着项目的推进,客户的需求也将不断的释放,从开始的咨询、硬件,到系统软件(即中间件)、应用软件,再到最高一层的业务,IBM在跟踪整个服务项目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涵盖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立体化、全方位服务。有了以服务为龙头,在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的基础上,IBM实现了知识集成。
彭明盛对郭士纳留下来的IBM改变最大的地方就是对内部架构按照全球整合的思想做了巨大的调整。
IBM的组织结构在最早期是典型的垂直决策,从而形成了层级分明的官僚制度。应该说,在质量和技术至上、服务高端客户的大型机时代,这样的组织结构便于形成高质量的决策,也有利于动用较大的技术力量和销售力量,对形成IBM的早期统治地位功不可没。但是,在速度和价格制胜的PC时代,这种组织结构就不合时宜了,它阻碍了 IBM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溃败。郭士纳入主IBM后,减少了等级的层级,开始采取事业部制,在各地设立了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是独立的财务核算单位,都是一个个小IBM,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采购、研发、人力资源、营销等一体化并存。彭明盛认为这样的结构并不能最好地利用好全球的优势资源,因此启动了称为“全球整合战略”的改革。
经过整合之后,采购从300个缩减成3个,总部在深圳,营销从数以百计的独立计划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全球框架,155个数据中心缩减为10个,16 000个IT应用缩减为4 757个,网络也从各自为政的31个变为全球统一一个。
当地人才的情况是IBM全球整合的主要依据之一。放在深圳的采购中心,放在马来西亚的会计中心,放在菲律宾的人力资源中心,放在印度和俄罗斯的研究基地,无不都是这样考量的结果。而网络的统一,给各个地方的同事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个国家的员工下班了,可以把任务按照标准化的流程传给另外一个国家还没下班的同事。每个国家每个分公司都有下班睡觉的时候,但任务一直在流转,减少的是时间和成本,提高的是效率和收益。
从2002年到2006年5年间,IBM的年收入只涨了13%(从810亿美元到910亿美元),而利润却涨了2.7倍(从36亿美元到95亿美元)。
七  IBM启示录:
IBM的历史之所以值得玩味,不只是因为它是整个电子计算机行业发展史的缩影,而且是因为它经历了兴盛、衰败又重新崛起的过程。
从古至今,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就如逆水行舟,不转型升级,就衰退没落。明星转型不成功,就人气下滑;企业转型不成功,就退出历史舞台;国家社会转型不成功,就动乱倒退。
相比于柯达的破产令人叹息,诺基亚的挣扎令人忧虑,IBM则令人羡慕。IBM的寿命已经超过了100岁,真正实现了卓越成长和基业长青。20世纪90年代初, IBM的亏损达168亿美元,比尔盖茨更是预言“IBM将在几年内倒闭”!然而,郭士纳带领的这一次全面转型,不仅让IBM回转生机,而且仅仅在10年之后,IBM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跨国公司。
IBM的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IBM实施了第一次重大战略转型,由一家生产打孔卡制表机、钟表、秤和奶酪切片机的制造企业转向大型计算机领域。20世纪80年代,IBM实施了第二次重大战略转型,从昂贵的大型机转向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分布式计算系统,不仅发布了第一台PC,更是成为优质笔记本的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IBM实施了第三次重大战略转型,从制造商转向咨询和服务领域。
由郭士纳开启的IBM第三次重大战略转型,又包括三个阶段的升级。第一阶段是在郭士纳的带领下,通过并购淘汰,使公司脱离了困境,回到行业前列;第二阶段是2003—2008年,在CEO彭明盛的领导下,实现了全球整合企业,并向高价值业务转移;第三阶段是2008年年底,通过提出智慧地球目标,衍生出包括智慧电网、智慧铁路、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关系社会运行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工程。这是数字经济的开始,IBM终于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再一次抓住了数字经济的机遇。
经济危机不是坏事,行业危机也不是!恰恰是一个商业模式重构的机会!如果你没赶上新兴行业的上市热潮,没关系,大多数行业都要经过起步、规模化、产能过剩的普遍困境、整合四大阶段。而资本市场的追捧,往往又会加速一个行业的产能过剩,使之更早陷入困境。此时便可以后发制人,重构商业模式,整合产业链,实现大乱后的大治,IBM又一次抓住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历史性机遇。

第四节  全球数字经济博弈 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目前面临来自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压力。全球数字经济博弈 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数字经济协会会长、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创建者、中国数字经济之父宏皓分析:
一是 博弈日趋激烈
由于中美欧三大主要数字经济体各自所处数字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发展目标侧重点不同,各个国家方式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中美欧三方博弈主要以美国为中心,形成美欧、中美两个战场。美欧之间由于数字经济基础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治理体系和发展方向。而中美之间的数字经济争端则是中美大国竞争的延伸,美国试图打压中国在新领域的发展,维护自身数字经济霸权,中国则以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弯道超车。
美欧之间,美国极力推动科技巨头的全球扩张,与欧洲数字主权意识的觉醒发生激烈碰撞。美国希望在自己打造的小圈子内推行跨境数据的自由流动和放宽网络边境限制,充分发挥自身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帮助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市场急速扩张。而在全球市场取得数字经济垄断地位的美国科技巨头,一边收割全球数字经济红利,一边为美国政府在数字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中美之间,美国通过国内法律、行政命令、搞小圈子等多种手段对中国数字产业进行打压。过去几年,美国以保护“信息和通信技术供应链”为名,将许多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进行打压和制裁,以长臂管辖等制裁方式,限制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正在积蓄力量准备一飞冲天。
同时,美国希望通过组建小圈子的方式对华形成数字经济包围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技术同盟夸大中国的安全威胁,对中国围追堵截。例如:美欧成立“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对华展开投资审查、限制技术出口、实行供应链“去中国化”等。为了全面围堵中国,美国也在通过印太数字联盟,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相关的规则制定,以塑造和主导地区数字经济秩序。
中欧之间,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争议与合作意愿并存。虽然欧洲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数字经济实力有所防备,但欧盟内部对于抵制中国的意见不一致,中欧之间在科技人才储备、创新能力、数字产业等诸多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有利于双方开展数字经济合作。
二是 中国如何应对
首先,中国数字经济不能崇洋媚外
中国的数字经济刚起步,就有一些人抱着洋人的大腿,拉着洋人到处忽悠,一副崇洋媚外的嘴脸。洋人即没有能力解决中国的经济难题,也不可能帮助中国解决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数字经济协会会长,中国数字经济之父宏皓认为:中国数字经济不能崇洋媚外。
中国数字经济之父宏皓创建中国人自己的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运用数字经济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金顶。中国数字经济之父宏皓创建的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才能真正解决经济发展难题,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数字经济不能崇洋媚外。
其次,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倡导推进数字经济全球化。要在国际上充分展现我国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的成就和优势,争取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建设若干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国际数字经济行业总部基地,形成示范效应。以中国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的理论体系和商业模式融入世界,造福于世界,以中国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的全新经济模式形成全球利益共同体。
其三 加快打造行业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把一大批企业升级成为数字经济创新主体。我国缺乏一批世界级的数字经济企业,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数字经济强国,很大程度上是以拥有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为代表,我们不仅要有市场覆盖全球的平台型企业,更要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中国的数字经济,必须以宏皓创建的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为核心,在中国的各个地区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的行业总部基地,培育一大批中国数字经济企业。
其四 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在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主流的趋势下,我国需要大力提升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关注数字经济规模增长的同时,也需要重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应对社会发展和用户群体更高的服务需求,这也符合数字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和理念,对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宏皓创建的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我国的所有行业都可以运用数字经济新模式进行产业升级,所有的企业都能升级成数字经济企业。
其五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脚步
数字经济与以往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新”。因此,在新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需要高度重视企业和市场整体的数字经济创新。在观念和经济模式创新方面,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变革,以中国数字经济经济学流派新模式,来推动中国所有传统产业升级成为数字经济企业,通过打造中国各行各业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让我国的各行各业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



[政府部门]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科技部 | 商务部 | 文化部 | 公安部 | 民政部 | 新闻出版总署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 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12321举报中心

[国际组织] ITU | ICANN | ISOC | IETF | APNIC | APNIC | IEEE | CERT | IGF | SPAMHAUS